1 |
詳細資料
|
漢詩之沿革 小泉盜泉 《風月報》 42期:1頁 1936-01-16
|
昔曹子建云。發於性情。止乎禮義。蓋以詩之能事。為不及於非禮非義也。頗示具體的範圍。使後世頑固詩人。知詩有關於世道人心。東坡易其辭曰。詩也者。發於性情。止乎忠孝。此之云禮義者。頗為內視的抽象的。因此可窺知東坡之詩觀。?可想像其宗旨。可謂為詩道更進一層之革新論者。至清朝詩人。更為公言。古人唯是性情詩。詩不可不以性情為之。後世為有唱復古說者。在明時代。有甚排斥東坡者。日本之徂徠先生一派。為其應聲蟲。至於亂罵東坡。東坡於漢魏晉唐無所擇。愛才之人。兼愛儒佛老莊無偏執。高觀通識之人。其時宰相王荊公。為一代之文人。東坡為政敵。東坡受反對黨中傷。殆陷於死罪。年老流於海南島。一生處世。終始洒落。在文學上。與荊公相推服。交誼不渝。其弟子輩。有黃山谷。秦少游。黽旡咎。趙文潛等。多數之名家。一代之詩風。因之而改。?正唐調。非成於唐。乃成於盛唐。在宋。至東坡之時。乃成一宋調。黃山谷雖云東坡之弟子。而實為畏友。其詩風甚惡平凡陳腐。以斬新峭刻為事。流動?達之趣。不及東坡。其後勁為曾茶山。其次為陸放翁。皆為南宋作家之巨擘。北宋之詩風。與佛教文學者關係。唐人之詩。亦往往好寫僧與寺或經論。與漢魏之詩。全異其趣。佛法始於東漢。時有印度二僧傳來。一曰迦葉摩騰。一曰竺法蘭。卓錫白馬寺。翻譯佛經四十二章。寺者原為官聽之名。四十二章經。全為古文體。非如後世之直譯者。至東漢之末。雖有牟融其人。書尊崇佛教之論文。當時佛教趣味。尚未浸潤於中國之學界。至六朝。雖不無與佛教略有關係之詩。然為數極小。至唐乃頗多。
|
|
詳細資料
|
梅乎 晴雨 《風月報》 42期:4頁 1936-01-16
|
淡水產。年華十九。體態輕盈。活潑潑地。善跳舞。工酬應。問其身世。殊為凄其。其父曾為電話課職工。因子女繁多。嗷嗷待哺。憂患過深。致成眼疾。欲入院醫治。困於經濟。梅子遂作犧牲。賣身醫父。豈知入院數月。不見功效。兩目皆盲。無任事能事。因辭電話課。該因奉職多年。賞與巨金。乃將梅子贖回。養一家生活。時梅子應時世潮流。遂淪胥為女給。嗟乎。從此浮沉若海之中。遊者不知。徒恣其樂。愛者不察。無識其苦。聞者番花選。有稻江望族李某。欲雀起其芳名。極力擁護。次回發表。當有金榜題名。有李君贈其詩曰。 梅子流酸四月天。飄零紅粉總堪憐。嗟余未了相思債。一縷情絲斷復牽。
|
|
詳細資料
|
玉鳳 晴雨 《風月報》 42期:4頁 1936-01-16
|
善酒拳。工北曲。又能理奏箏。唱小詞。花晨月夕。一闋悠然。令人樂而忘返。客秋臺博。登臺串演貴妃醉酒。博得臺下好評。該妓乃前名妓寶貝苗媳。而寶貝曾嫁賴某為妾。未能始終。空作半途之感。惟概然身世。今已長齊繡佛。不染塵緣。且玉鳳余友江夏生賦友。余願有情人。早成眷屬。免其飄泊風塵。有陳生贈其詩曰。 二八春山柳葉長。好花無主總堪傷。劇憐廿四番風近。閣裡頻聞喚?觴。
|
|
1 |